Tuesday, July 3, 2012

当环保成一种态度

当环保成一种态度

我们这里想要讲述的,是这样一群人。他们宣扬善待地球,他们呼吁人人参与的环保行为,他们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,用自身的行为影响带动着他人,期待绿色能渗进我们的文化与文明。他们用智慧去关注生存环境的变化,用良知去阻止破坏环境的现象,用热情去传播环保的理念,用勇气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价值和生活习惯……他们,被人们称为“环保志士”。

他们中有学生、工人、学者、退休职工,他们尽心进行着一场变革,一场静悄悄的、牵涉到每个家庭每个个体的变革,然而,却不为名也不为利。他们坚信,在今天,在21世纪,环保行为意味着一个人的素质和教养,正如环保质量标志一个国家的尊严和力量.

环保 别只停留在嘴上

是不是很多时候,我们只是把环保当作了一个时髦的词汇?虽然我们也随时关紧水龙头、不乱扔废弃物、用无磷洗衣粉……我认识的一位记者前辈,有品貌有才华,一年来,她和一批环保爱好者正在筹备一个民间的环保组织,说是要从意识上,从与公众生活相关的问题入手,多宣传、多影响,让人们从小事做起,养成环保的习惯,建立绿色的生活方式。

有人问,你用不用一次性筷子?我说,用。她告诉我,她的一些热衷于环保的朋友,到饭馆里吃饭,果真就是随身带着筷子的。环保的概念,早已经落实在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。从自觉的,变成下意识的、不自觉的行为。她说,我就在想,环保是社会性的,是公众参与性的,要是有更多的人能把环保变成自觉的行为,并且影响他人,这不是一件好事吗?

说句心里话,跟这些有想法、有做法的人比起来,我真是觉得自愧不如。但是,细细地想,我们可以不拿环保当作一项事业,但我们可以生活得很“环保”。选择环保,就是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。什么是绿色的生活方式?就是不利于环境保护的事不做,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物品不用,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食品不吃,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话不说,而且,要坚决。具体到我们每个人身上,就是少用甚至不用一次性筷子、方便饭盒、塑料袋,不乱扔废弃物,不在公共场所吸烟,尽量使用无氟冰箱、空调器,使用无磷洗衣粉,家庭装修时尽可能地考虑环境的保护因素,平时注重节约用水……

我们并不需要刻意去做什么,只要我们有一点保护环境的意识,养成一种绿色生活方式,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就可以得到遏制,我们的家园就可以更美丽,我们的子孙就可以受益,不也就是为环保做出了一点贡献吗?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